黑龍江省供銷社領導操作“倍豐集團互聯網+空間技術施肥指導平臺”
倍豐集團五站為農綜合服務中心化驗室進行土壤檢測
春種一粒粟,秋收萬顆子。如今,在春種秋收的輪轉中,愈加彰顯現代農服的不可或缺,它正成為農民豐產增收的貼心守護者。
黑龍江省被譽為“中國大糧倉”,是國家糧食安全的“壓艙石”。當下,在龍江大地上,農民談論種植時,最常說的一句話是:“選擇倍豐,收獲倍豐”。在他們的心目中,倍豐集團不僅僅是優質農資產品的供應典范,更是現代農服的堅定踐行者。
哈爾濱市呼蘭區康金街道西井農作物種植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,耕地面積已由最初的幾十畝擴大到幾千畝??墒?,土地規模擴大了,效益卻下降了,如何提產增收,一直困擾著合作社的領頭人王健。
2018年,倍豐集團主動與王健洽談,為其提供專業的農業社會化服務。為了讓合作社“眼見為實”,倍豐集團決定先“做給農民看”。他們依托倍豐集團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和玉米種植全程解決方案,建立示范田,從作物品種、肥料、田間管理、田間作業到收獲,執行統一的作業標準。通過新品種、新技術和標準化種植示范,合作社在不增加生產投入的前提下,每畝產量比對照田增加150斤以上,增收超過100元,讓廣大農民真正體驗到了農業社會化服務的好處。
示范田取得成功,合作社決定與倍豐集團一起“帶著農民干”!倍豐集團則繼續加大服務力度,他們為合作社制定了更為詳細的耕、種、管、收全托管服務方案,用專業化服務,把農民引到現代農業發展軌道上來。隨著糧食產量和品質的提升,合作社也不斷發展壯大,2022年服務面積已達1萬畝以上。
倍豐集團成立于2004年,是東北三省農資供應的主渠道與行業龍頭。多年來,倍豐集團積極融入龍江大農業,深入參與農業大循環,勇于在現代農業服務模式上探索創新,取得了顯著成效。
倍豐集團始終堅持為農服務的宗旨,通過不斷優化升級農化服務工作,形成了“基礎設施完善、技術成熟領先、數據詳實完備、專家型隊伍專業高效”等獨到優勢,與其他社會組織相比,特點鮮明突出,為企業構建現代農業服務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他們的主要做法有如下方面。
一、真抓實干,做測土配方施肥的“領航者”。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是提高化肥有效利用率、深入推進耕地質量保護的重要措施,也是實現農業增產增效的必由之路。倍豐集團秉持“以技術為先導、以網絡為依托、以服務為支撐”的原則,早在2003年,就開始在龍江大地上探索和研發測土配方施肥技術,歸整農業信息,建立土壤數據檔案,從此開啟了測土配方施肥之路,一干就是20年?,F在,倍豐集團已形成百余人的農化專家團隊,在全省建立了1個大型綜合性檢測中心、5個土壤肥料檢測站、17個土樣處理站、15個混配肥服務站。他們依托測土配方施肥技術,提供作物種植全程解決方案,開展新產品、新技術的研發、應用與推廣;利用“3S”技術,開發“互聯網+空間技術”精準施肥服務平臺,推動測土配方施肥的數字化與智能化。截至目前,倍豐集團累計采集、檢測土樣46萬余份,覆蓋面積近億畝,年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2300萬畝,有效促進了龍江農業豐產增收。
二、求實創新,打造了龍江“三新”技術模式。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,環保壓力迫使化肥生產企業不斷加快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,推出更多符合國家要求和市場需求的新產品。倍豐集團以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為依托,在黑龍江省各區域積極開展有機—無機配施、減次施肥、緩控釋肥料、穩定性肥料、微生物肥料等新技術、新肥料試驗示范項目,技術人員依托作物種植全程解決方案及營養補充方案,指導農戶田間管理,確保試驗示范效果。其中,水稻減次施肥系列產品累計推廣面積逾250萬畝,合理高效的施肥措施,使氮肥(純量)投入量減少10%以上,大幅提高了生產效能。產品和技術的不斷創新,以及科技成果的有效轉化,為推動龍江農業“三新”技術模式提供了保障。
三、“智慧”解碼,為農業插上了科技翅膀。為更好地建立和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,提高綜合服務能力,倍豐集團積極推進農業數字化平臺建設,先后與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生態研究所遙感團隊、黑龍江省黑土保護利用研究院合作開發“互聯網+空間技術”的精準施肥服務平臺,利用“3S”技術,建立遙感反演與空間預測模型。該平臺植入了倍豐集團多年土壤養分數據和配套施肥方案,生成了區域土壤養分圖譜,根據土壤檢測結果,結合氣候條件、施肥習慣、目標產量等因素,確定區域作物營養施肥方案及施肥指導作業書。農戶可在倍豐連鎖店觸控一體機上查找自家地塊,直觀了解土壤養分情況,從而根據配肥建議書進行施肥和作業,真正實現了科學施肥技術到田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四、服務創新,多渠道開展技術科普。2020年以來,受疫情影響,線下培訓受阻,倍豐集團利用新媒體等手段開展線上技術培訓,開通了農民培訓綠色通道,將科技培訓會開到“云”端,讓手機成為了“新農具”。通過短視頻平臺和官微,以直播、發布農技小視頻等方式,宣傳推廣農業技術、解讀農業政策、解決突發問題。目前,倍豐集團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,累計開展農民培訓1300余場8萬余人次;田間現場會400余場2萬余人次;發放測土配方施肥宣傳冊等資料18萬余份;通過微信、短信和新媒體等方式推送農業知識5萬余次;點對點解決農戶問題4萬多個,有效提高了農民科學種田水平。
俯首耕耘,春華秋實。倍豐集團圍繞“151”發展戰略,積極布局,打造了一個產業鏈條,聯結農技服務、農資供應、農事服務、糧食銀行、物流五大主營業務,開展產前、產中、產后全方位配套服務,開啟了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的社會化服務之路,形成了現代農服的“倍豐模式”,讓更多農民從中受益。
拜泉縣位于齊齊哈爾市東部,主要種植作物是玉米和大豆。多年來,倍豐集團一直致力于在此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,當地農戶已習慣秋季采土,農化技術人員根據測土結果提供施肥建議,讓農戶做到“缺啥補啥、按方抓藥”,深受當地農戶歡迎。
近幾年,當地極端天氣頻發,病蟲害時有發生。為此,倍豐集團擴大農服項目,適時推出作物種、肥、藥配套解決方案,并根據農戶需求,提供種子、農藥、化肥、技術、無人機飛防等一站式服務。在作物生長關鍵期,農戶站在田間地頭,就可享受到葉面肥噴施、病蟲害防治等便利服務,有效解決了作物后期營養跟不上、病蟲害頻發等問題。今年,倍豐集團在拜泉縣服務近千戶,服務面積超15萬畝,平均增產5%以上。倍豐集團通過菜單式服務和標準化作業,提升了區域種植水平,提高了產量和品質,使廣大農民實現了節本增收。
多年來,倍豐集團通過不斷改革創新,深耕龍江沃土,用一個個“倍豐模式”引領當地現代農業發展,用一個個“倍豐成果”凝聚了農民豐收喜悅。未來,倍豐集團將圍繞黑龍江省供銷社“12345”戰略和集團“151”發展戰略,加快完善多元化、多層次、多類型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,更好地服務龍江“四個農業”,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鄉村振興貢獻倍豐力量。(張義軍)